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从减碳源头拧紧节能"阀门" 为什么?怎么干?

发布时间: 2021-12-09 作者:宁夏实验室设备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12月1日,国内.大的既有住宅节能改造项目——太原市既有住宅节能改造一期工程竣工。困扰当地多年的墙体冰冷、不节能、室内温度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得到彻底改变,30多万居民住进了冬暖夏凉的节能住宅。今年以来,“节能”成为许多地区和行业推进“双碳”的关键词。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二氧化碳排放高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单位产出碳排放, 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

为什么要把节能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实现碳中和,要开源节流:“开源”主要是提高清洁能源供给水平,“节流”是降低能源消耗。事实上,节能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核心。

这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且在增长,能源供给存在压力,需要从需求侧进行调整。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49.8亿吨标准煤。如果采用目前的能效水平,2060年这个数字将超过100亿吨。

二是清洁新能源对现有能源系统的渗透率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能源替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5%的市场份额是一个重要节点。煤炭用了35年,石油用了40年,天然气用了55年才达到这个数字。

第三,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节约空间也大。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能源效率仍然较低。终端环节的节能具有很强的放大效应。终端设备相对效率每提高1%,相当于能源生产环节相对效率提高5%左右,节约1 kWh电能相当于节约3倍左右的一次能源。据估计,通过增强公众的节能意识,可以减少20%的能源消耗。因此,要保持原有的经济增长速度,减少碳排放,就必须贯彻节约的理念。

要从源头上拧紧节能阀门,关键是要从工业化生产入手。目前,工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0%,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以政策规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抓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节能激励约束机制,明确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主体地位,约束企业不正当能源消费,鼓励企业通过节能获得额外收益和奖励。还应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培育专业的第三方节能服务机构,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为企业节能提供专业支持。

同时,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激活节能内生动力。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降低高耗能、高碳排放的能源消耗,遏制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高耗能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据测算,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此外,有必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比如,随着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单位发电量的煤耗大大降低,传统的化石能源也能得到高效利用。

从长远来看,从源头上收紧节能阀门,也应该增强居民对节能的重视。目前我国居民用电量远低于三大行业。但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将成为能源消费的主力军。2019年,英国居民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5%,高于工商业。美国居民人均用电量约为中国居民的6倍。必须努力提高居民节能意识,加强清洁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形成崇尚节能的良好氛围。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民共同努力的工作格局。要把节能作为满足新能源需求的首要途径,加大节能降耗力度。这不仅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安全压力,也有助于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早日实现碳中和。

(——文章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宁夏实验室设备的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