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提升职校吸引力、**职普融通、加强校企协作——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

发布时间: 2021-11-08 作者:宁夏实验室建设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服装设计。

胡攀学摄(人民视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与动画学院的学生正在上实训课。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在电力电子技术课上做实验。

湖南信息学院供图

“孩子明年要参加中考,成绩永远不会提高。送他上职业高中也是一种选择。”来自河南洛阳的方先生谈到了儿子的升学问题,做了新的打算。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35年职业教育总体水平..世界的总体目标,为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那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从顶层设计到愿景落地,职业教育该如何走好每一步?

解决“重普罗轻职”的问题,就业就会改变命运。

来自山东的年轻人修晨,今年毕业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进入一家汽车公司从事汽车装配工作。他声称自己从小在学校就没有存在感,在同龄人中成为了“隐形..”。秀晨觉得主动选择职业学校是明智的。

初中三年级,修辰的学习成绩一直徘徊在通过普通高中的边缘。“当时只是‘3+4’招生。和家人商量后,我决定申请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秀晨说。

所谓“3+4”,就是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衔接起来的试点学校制度。学生前三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通过专业技能和文化理论过渡考核后,可进入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本科院校学习.后四年的应用型专业。秀晨认为,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入学机制,给了他提升学历、改变命运的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教授赵志群说:“职业教育强调动手实践能力,而通识教育注重抽象思维能力。加快建立‘职业高考’制度,探索职业技能与文化素质并重的考试方式,有助于动手实践能力强于抽象思维能力的职校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说到职业教育,我60岁的孙子仍然记得他年轻时的经历。“我在农村老家割草、喂羊。有一天,听说西安的技校要来村里招生。我非常兴奋。“老孙和几个同行一起复习备考。遗憾的是,由于招生名额有限,他未能如愿。

“当年,如果有人能学一门手艺,在工厂当工人,那真的是他脸上的一道光。”老孙的话是真的。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制造业工人是年轻人理想的求职目标。但现在,在老孙辈眼里,通过高考成功进入普通高中,进入理想大学,才是孩子成才的“正道”。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平行的教育。两条路是怎么变成单行道的?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家长认为就读职业学校是“失败者”的被迫选择。北京某中学初三班主任余杰发现,家长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进入普通高中,却很少在中考前主动查阅中职学校的招生信息。“大多数家长将升学和就业与普通教育联系在一起,很少考虑职业教育。”

一方面,家长怀疑职业教育“上不了大学,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中国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高达1900万,到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接近3000万。职业教育对学生吸引力不足,显然不利于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赵志群认为:“接受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不如别人,甚至在就业上有优势。家长应尽快转变‘重通识教育轻专业教育’的观念,以务实、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学习道路。”

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学生成才。

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如何培养有真才实学的能工巧匠?记者听到受访者反复提到一个关键话题:企业。

“我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时候,培训班用的模型是一些汽车公司提供的。大三的时候在一家企业实习,上课学到的东西比前两年多了很多。”秀晨认为,企业是学习技能的“..课堂”。湖南信息学院财务管理系教师何敏敏也认为,理想的教学方式是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的会计工作场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德国,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双元制”培养体系,成功为各行业输送了一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企业承担了约70%的培训任务,学生所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相连。

“企业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源头。企业.清楚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和人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新斌认为,校企合作是帮助学生成才的关键培养机制。近年来,深圳职业学院与华为、比亚迪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设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用与企业同步更新的教学设备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赵志群指出,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看似是一种净投入,但实际上可以节省招聘成本,储备一批来了就能打仗的人才。在双方的合作中,职业学校要敢于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进行灵活调整,同时要切实保障学生的实践权益。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刘认为,要提高职业教育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根本途径是办好一批能够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教学质量高、就业前景好的本科职业院校。

创新教育模式,完善支持机制。

作为一名刚从普通高校毕业的教师,何坦言,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还有适应的空间。“一开始,我在课堂上侧重于理论知识,但发现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可以直接用于工作的方法。”

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就需要一批“双师型”教师(通常指既有理论教学质量又有实践教学质量的教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起,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从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且具有高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这意味着企业技术人才有望成为职业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

“有职业技能的企业人才不一定有教学能力,不能直接认证为合格的职业教师。”赵志群说,目前各地对“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只有统一认证标准,才能建立专业评估、教学能力测试等认证流程。

然而,如何吸引企业职工到职业学校任教也是一个话题。“成熟的技术骨干对企业来说是宝贵的资产,一般来说,职业学校能为教师提供的工资是企业无法比拟的。让一线人才在职业学校全职任教,可能会加剧产业人才短缺的困境。”赵志群认为,“双师型”的培养要实现校企“双向出行”,既支持职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培训,又要完善校企互聘机制,允许企业人员灵活任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职业院校不得不开展线上教学。但不少教师反映,理论课从面授到线上的转移较为顺利,实践教学受到较大冲击。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高校实习教学和实训教学不到一半,超过三分之一的高校根本没有实习教学。

对此,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韩锡斌认为,信息化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教学是未来职业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基于虚拟现实、算法仿真等技术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可以在5G技术的支持下,为学生创造一个在线的实践环境。

“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存在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成本高、开发周期长等诸多难点,需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推进。”韩锡斌表示,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学校、企业、社区、政府、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培育常态化支撑机制。

“职业教育就是教人钓鱼。我们期待通过‘一个职业教育,一份工作,一个富裕家庭’的方式,努力给大家一个发光发亮的机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徐建玲说。

(——文章来源于人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宁夏实验室建设的小编删除)